政府信息
公开指南

政府信息
公开制度

法定主动公开内容

重点领域
信息公开

政府信息
公开年报

索引号:
发布机构: 发布日期:2011-10-12 13:38:23
名  称:关于印发《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》的通知
有 效 性:有效 文  号:

关于印发《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》的通知

发布时间: 2011-10-12 13:38:23 浏览次数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宝高新党发[2011]25

 

中共宝鸡高新区工委

关于印发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

推进方案的通知

 

各镇党委,高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各部门

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》已经党工委审定通过,现予印发,请各单位认真执行,抓好落实。

 

附件: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》

         

二○一一年四月二日

 

主题词:文秘工作  方案  2011  通知

抄送:市统筹委,档(二)。

宝鸡高新区党工委办公室         201142日印发

共印35

附件

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

 

为了进一步加快宝鸡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,全面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建设任务,结合辖区实际,特制订《2011年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推进方案》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认真贯彻在工业化、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“三化同步”思想,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,促进创新型园区建设,坚持宝鸡市“大统筹”要求,突出重点领域改革,开辟农民进城绿色通道,深化试点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四个重点,抓点带面,探索新路,夯实基础,增添活力,推动高新区统筹城乡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推进重点领域改革

1.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。全面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、土地承包经营权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完成区内集体林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。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办法,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流转,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高新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和政策性产权流转担保公司,培育发展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市场。年内,全区集体土地所有权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任务,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达到50%。积极推进农村房屋登记发证工作, 6月底前启动农村房屋登记发证工作。

2.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按照市上提出的“城乡一体、制度统一、标准一致、全面覆盖”的要求,统一保障范围、缴费标准、基础养老金水平和基金管理,逐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,形成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。

3.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。整合人社、卫生、民政部门经办机构,根据实际设定不同档次的缴费和报销标准,供参保人员根据自身缴费能力和医疗需求自主选择,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新体制;试行建立城乡居民大病统筹制度,使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享受同等的大病救助待遇。

(二)拓宽农民进城绿色通道

4.落实农民进城保障政策。突出抓好城乡养老、医疗保险、医疗救助、保障性住房、教育、卫生、计生等制度改革,开辟农民进城绿色通道,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.1万人。落实已办理进城落户、居住手续的农民申请保障性住房政策。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,按照转移人口目标,充分用好现有资源,合理规划,新建扩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,满足进城居民子女就学需要。按照城市功能区规划,科学合理布局综合医院、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,加强高新医院、宝鸡康复中心、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建设,加快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为城乡居民搞好公共卫生服务。

5.落实城乡居民同等待遇。推进人身伤亡事故赔偿制度改革。以户籍所在地为原则,以经常居住地为例外,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居民赔偿权利人,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,实行人身伤亡事故赔偿区内同等待遇。

6.完善农民进城“双退出”补偿机制。认真贯彻市政府《关于大力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实施意见》,落实农村居民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,转为城镇居民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政策,接收具有本市户籍农村居民落户的迁入地政府的资金补贴政策,退出居民原居住村组的奖励政策。

7.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。以实现城乡居民自由迁徙为目标,逐步建立户口在居住地登记,随居民流动迁徙的统一户籍管理制度。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,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,形成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,集居住、婚育、就业、纳税、信用、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体系。

(三)抓好统筹城乡试点

8.立足实际,彰显特色。积极探索在人口密集、工业基础好、有一定条件的马营镇、八鱼镇、千河镇和磻溪镇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;积极探索农业比重大、农村人口多的天王镇、钓渭镇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。各镇集中力量抓好1 2个基础较好、有代表性的试点,探索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。

9.突出重点,大胆探索。支持经济条件较好的马营镇积极试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,将集体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,使集体产权由共同共有变为按份共有,使农民变股民。积极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,加快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。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应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,在有条件地区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、林权和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贷款试点,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。

(四)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

10.稳步推进统筹城乡规划。指导各镇编制完成城乡统筹规划,遵循城乡一体、合理布局、节约土地、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,按照规划制定的推进次序,稳步推进高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。

11.促进城乡产业转型升级。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,贯彻好集群谋划、基地支撑、集团引领、园区承载的发展思路,带动提升城乡经济整体竞争力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以农村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经营,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产业规模,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升产业发展,优化升级产业结构,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。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,加大中小型冷库建设,积极引进果蔬深加工企业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,协调专家,重点对33个合作社进行技术提升,提高合作社服务农业建设能力。抓好宝鸡高新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,积极为承建单位陕西省爱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好服务,并加快苗圃中心、区内道路建设工作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,开发乡村旅游资源,提高农村服务业水平。引导资金、科技、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。

12.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发挥高新区城市建成区辐射带动作用,加快区内快捷交通网建设,强化城区、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城镇人口与产业承载力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农村扩展延伸,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紧密对接,提高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通讯、环卫、生态等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,缩短城乡之间的“空间距离”和“设施落差”。积极推进天盘公路、莲魏桥、王家崖引渭渠、杨家店桥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。积极开展环境整治、生态家园建设,优化城乡人居环境。加大政府推动,实施乡镇超市工程和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,不断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,保障城乡市场供应和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。

13.均衡覆盖城乡公共服务。统筹配置教育、卫生、文化资源,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。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,年内完成68所学校撤并任务,培育和保护农村优质教育资源。推进教育公平,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。加强城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城乡均衡覆盖的公共卫生服务。积极实施“广播电视村村通”工程和信息网络工程,开通并管理好“乡村在线”。加强乡镇文化站、村文化室建设,推动全区流动文化服务和资源共享,坚持开展科技文化“三下乡”活动,提倡并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。

14.统一城乡劳动就业服务。按照城乡居民“一视同仁”的要求,将农村就业与城镇就业一并纳入整体社会就业体系。高新区根据实际,积极与入区企业协商,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,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、就业机会均等,促进农民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。全区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00人,劳务输出2000人,劳务输出技能培训1000人。

15.创新城乡社会管理机制。统筹配置社会管理资源,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,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,建立全社会支持农村发展的新机制。探索高新区托管乡镇后在体制机制创新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。加强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,维护城乡稳定,积极推进平安乡镇、村、社区建设,实现城乡共同富裕、共同繁荣,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。  

三、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机制

1.强化组织领导。进一步强化区统筹城乡领导小组的领导地位,切实做好全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协调工作。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综合协调机制、层层负责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,加强工作指导

2.落实资金项目。认真落实《宝鸡市统筹城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(试行)》,严格报批程序,确保专款专用。高新区继续加大对项目配套资金申请力度,促进项目顺利建设。抢抓统筹城乡有关政策机遇,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。定期对统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,协商解决存在问题,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。

3.搞好宣传培训。继续加强对各级干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、知识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,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。充分运用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互联网等宣传媒体,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和试点成效,深入报道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,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舆论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