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高新区是全省首个地级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经过三十多年发展,已成为宝鸡产业发展的主战场、科技创新的最前沿、民营企业的聚集地。近年来,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向“创新驱动、强链扩群、开放合作、绿色低碳、现代治理”五个转变的要求,以园区承载、创新引领、金融支撑、服务提升四大工程为牵引,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。一是建园区,降本增效。规划建设钛及新材料产业园科技新城园区和清庵堡园区,同步配建生活服务中心,推动要素聚集、资源共享,降低企业成本。清庵堡园区成为2023年全省唯一获批的生态导向型开发项目。二是搭平台,赋能突围。组建陕西钛谷集团、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,设立钛产业学院、制造应用中试基地,通过创新驱动,推动鑫诺特材、华天科技等企业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。三是强金融,助力成长。设立科技金融服务超市,推出创新积分贷等20多款信贷产品,帮助企业融资36亿元。设立5亿元产业扶持基金,培育扶持瑞科新材料、四维衡器等104户企业成长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四是优服务,全力解难。成立民营企业协会,设立园区服务站,坚持领导包抓、现场办公,落实上级扶持资金6.8亿元,解决企业问题135个。提升学校医院、生态绿地等公共服务,努力让企业舒心发展。
目前,民营经济已成为宝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支撑和最大潜力,1.84万户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区50%以上的技术创新、60%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0%以上的财政收入,但也存在融资渠道还不多、研发投入还不足等问题。中省各项政策措施和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“七大行动”,给民营企业塑造新动能注入了“强心剂”,也给高新区培育新优势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
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,聚焦聚力“八场硬仗”,坚持“再难都不能难企业”,以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。一是在政策落实再加力。以座谈交流、上门宣讲等形式,全方位加强中省各项政策的宣传解读,建立多部门会商和联合督导机制,确保政策措施精准覆盖、直达快享。二是在优化服务上求突破。聚焦企业落地开工、联合验收等,再推出一批压缩时间、精简环节的改革措施,再提供一批延时办公、上门代办等特色服务,继续探索推行证券化融资,持续做好技术供需对接,加快推动服务站全覆盖,全方位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。三是在纾困解难上提效率。建立领导包抓、定期恳谈、要素保障、效能提升“四项机制”,针对企业诉求反映、问题解决、手续办理以及融资、用地、用工、政策、技术、用电供热等配套需求和视野拓宽等十个领域,全面开展“纾困解难办实事”活动,专人跟踪督办、限期解决困难,助力企业提振信心、突破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