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高新专刊

移风易俗树新风 乡村振兴添底色——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黄贺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小记

编辑:温瑶瑶 来源:2024年8月1日 宝鸡日报08版 发布时间:2024-08-01 09:39

盛夏时节,走进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黄贺村,倡导移风易俗、提倡节俭节约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。近年来,黄贺村以殡葬改革、丧事简办等工作为抓手,通过宣传引导、制度创新带动理念转变,助力乡村振兴。如今,丧事新办简办的理念已经蔚然成风。

“过去一些村民好攀比,过白事讲究场面大,花销也大。尤其是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家庭,‘打肿脸充胖子’借债操办,过一场白事好几年翻不了身。”黄贺村党支部书记黄军让告诉记者,为倡导文明殡葬新风,引导村民把精力和财力转移到勤劳致富上去,村两委会和红白理事会想了不少办法。

2016年,由村集体筹资135万元建设的黄贺村集体陵园正式竣工投用,统一的墓穴标准,消除了以往在陵墓上互相攀比的风气,为推进文明殡葬新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。陵园建成后,村两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趁热打铁,积极通过政策宣传讲道理、道德讲堂说先进、宣传典型算细账、文艺下乡评古今等多种文明实践形式,积极推广宣传“保护耕地、为后代多留一块田”等文明理念,使移风易俗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思想认同。

记者了解到,黄贺村还结合实际制定了红白喜事宴席、礼金等项目标准,做到“桌数有限制,单桌有限价,烟酒有规定,礼金不能超”。同时,加强对村内红白喜事的备案,做好过程监督,把执行情况与村陵园墓穴购买费用减免挂钩,从经济角度助力丧葬改革。这一套“组合拳”为村民卸掉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包袱,得到了普遍拥护。

“通过杜绝攀比浪费、节约墓穴费用、简化丧事仪程,控制宴席桌数及价格等措施,和以前相比,现在办一场葬礼能节约3万元左右。”黄军让说,下一步,村上将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、红白理事会的约束作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,形成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合力。与此同时,村上还将强化文明新风宣传教育,让村里有威望、有号召力的“五老”和创业带头人来讲道理立规矩,让节俭光荣、劳动光荣、致富光荣形成主流风气,让陈风旧俗彻底消失!


主办: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

建议使用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

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:6103000029

陕公网安备 61030502000210号